已出版 2020-09-01
##submission.howToCite##
##submission.copyrightStatement##
##submission.license.cc.by-nc-nd4.footer##摘要
从哲学意义上讲,“默观”是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或详尽考虑某件事情。亚里士多德传统中的“默观”涉及一种提升的智力状态,它指引人类走向快乐的活动。幸福的对象可以指善良的本性,甚至是美德。儒家默观实践的概要和宗旨可以在中国古典著作《中庸》中找到。儒家灵修的目标是成为“君子”(高尚的人),这由“慎独”(谨慎对待内在自我)来实现。高攀龙的静坐思考充当了说明儒家默观实践如何在普通的职业生活中提升道德品质的理论基础。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为的是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概念框架,重新建构《中庸》和《静坐说》中“在行动中默观”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默观”和“行动”的观念与儒家的“静”(静止)和“动”(运动)的概念是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