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灵性转变重新定义西方和中国哲学

作者

  • 温德,里尔

摘要

80年代,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和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将古希腊哲学描述成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通过这种描述来强调古希腊哲学思维中人实现转变的过程。的确,在雅典,要选择一个哲学学派,首先要加入一个团体,接受一些智力和体力训练。两位历史学家指出,希腊各个学派中都有对圣人或圣贤的描述,而苏格拉底(Socrates )就兼备了这些人物的特征。这位圣贤人物致力于从伦理上支持学生塑造自我。

近年来,越来越多西方学者,如安靖如(Stephen Angle),戴卡琳(Carine Defoort)开始研究中国传统,中国哲学家也在研究本国的传统,陈立胜(Cheng Lisheng)和白彤东 (Bai Tongdong) 借用阿多和福柯的“把哲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及其描述范畴来解释中国哲学。中国数本经典著作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实践,阿多称之为“灵性修炼”,书中还有对圣贤生活的描述,它激励读者,也就是信徒们参与到自我修炼的过程中。

中国传统中有个时期,特别能与“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说法产生共鸣,那就是朱熹 (Zhu Xi)(1130-1200年)发展的新儒学。对于朱熹而言,读儒家经典最早不是为了积累知识,而是为了改变自我。通过分析、冥想和实践儒学,学生可以转变自己的想法,调整内心,向圣贤靠近,这种转变是成为成熟的人必须借助的文化手段。

##submission.downloads##

已出版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