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领导理想与为了公益的教育

作者

  • 杨恒达
  • 丹宁思

摘要

在西方和儒家哲学中,公益的概念都是以一种具体的实践方法作为道德教育(大致称为“德性伦理”)前提的。本文试图概述儒家经典中提出的这种方法,着重介绍 “君子”领导力理想——“君子”即美德的化身——及其与孔子赋予公益的象征,即“大同”理念的关系。我们将关注以“君子”为代表的道德领导的实践,描述在孔子的《论语》中它是如何在修身过程中展开的,而修身的目标在《论语》中的“道德黄金律”(《 论语》15:24)有具体阐述。其结果是形成一种能够维持公益的道德领导力形式,因为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正确秩序将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责任的同心圆,将从个人延伸到社会——包括家、国、全天下的情怀——这为设想一种旨在实现公益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基础。在个身上扎根的东西自然会产生社会后果。

##submission.downloads##

已出版

2018-11-01

##submission.howToCite##

“君子”领导理想与为了公益的教育. (2018). 澳门利氏学社学刊, 3, 15-25. https://journals.usj.edu.mo/index.php/mrijournal/article/view/153

##plugins.generic.recommendByAuthor.heading##

1 2 > >>